埃什诺兹的创作大致属于新的新小说之类,就是说,特别注重叙述形式上的探索,对文字比较敏感。
法国小说家让·埃什诺兹以《我走了》一举获得了1999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得到圈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作为一个当今知名的作家,他是如何看待写作这样一种工作和职业的呢?最近,笔者翻译完了这部获奖小说,后又读到了埃什诺兹在获得龚古尔奖前夕与法国某个教科书出版商的一次谈话,觉得埃什诺兹的许多做法和观点,颇能代表新一代作家的心声,尤其是他们的写作习惯,写作方式,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定式,十分有别于老一代作家。
老一代法国作家中,有的专门通过沙龙中的聊天来捕捉可写的小说题材,有的习惯于呆在咖啡馆中,一边观看各种人等的言行,一边记录他所感受到的灵感与素材,有的倾向于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中的感受和印象,有的则假借一些已有的故事框架,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经典文学作品等来阐释一些含有新思维的哲理。
埃什诺兹坦言,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常常是一些主题牢牢抓住了他的心,而其中的理由他却很难说明白。以获奖小说《我走了》为例,它实际上是出于一个词:“画室”。从“画室”个词这出发,作者刻意地构建出了一个集探险小说、侦探小说、爱情小说等于一身的故事:从画室出发,到画廊主人艺术品商人费雷的生意,到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爱情生活,再到北极土著艺术品,再到北极探险,再到艺术品走私与盗窃,再到侦探与追踪。同时穿插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别的侧面,等等。
埃什诺兹的小说往往有一定的地理背景,富有相当的异国情调。熟悉法国当代文学的读者可以把他跟另一位著名作家勒克莱齐奥作一个比较,从中看出他们的作品是在借异国情调来影射现代文明中的一处处弊病。埃什诺兹掌握和了解异国背景有他自己独特的方法。他四年前的一部小说叫《高大的金发女郎》,为写好作品中的印度背景,作者去印度呆了好几个月,以便熟悉并体现出印度在文化上、语言上、色彩上、声音上、气味上的繁杂性、多样性。而在《我走了》中,作者要体现北极一种以白色、寒冷为主要特征的异国情调。那么,如何收集关于北极的地理、环境、生活和探险活动的创作素材呢?作者并没有去北极游历一番,首先,据他自己说是因为他很怕冷,其次也是因为担心,过于翔实的资料积累多少会束缚住虚构和想象的翅膀。作为补偿,埃什诺兹尽可能地阅读有关北极的读物:探险家的回忆,地理学和人种志论文等等。对于《我走了》的另一大背景,巴黎的艺术品市场,埃什诺兹同样也不甚熟悉,他采用的是跟了解北极相似的方法,就是说,采访一些艺术品商人,了解他们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采访艺术家,了解他们与艺术品商人之间的关系。
在电脑换笔之前,埃什诺兹采用的是传统的写作法,用笔在本子上写,并始终保留着本中的草稿,稿子中满是修改时加上的叉叉和杠杠。后来,他用传统的打字机打,用它工作了十年,而最近十年来,他直接在电脑上工作。
使用电脑写作后,埃什诺兹的工作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创作一部小说时,会先把整部小说先写一遍,写完后就把稿子打印出来,搁在一边凉着,再也不去读它。然后,他凭借着记忆和脑子中的新想法重新再把小说整个儿地写一遍,根本不在显示屏上修改,一般来说,这第二稿也不会令他满意,于是,他再写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直到他认为,小说在所有的层面上几乎都符合了期望的样子。这样,一份大约二百来页厚的标准稿,他往往需要打上一千多页。好像有些重复,但却是稳步地走向相对的完美。这种方法跟许多作家的写法正相反,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作家正在写的句子还不尽如人意的话,他是不会转到下一个句子上去的。在使用先进的电脑进行写作的同时,埃什诺兹对传统的“羽笔”写作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他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电脑吃掉了一切。这就是说,写作过程中的手稿部分被大大地减小了,被删改的部分全部消失,如果不是留在头脑中,随后再次恢复的话,它就不复存在了。正因为如此,他保留着每一稿的打印件,有朝一日是不是能从中发现一些什么新东西也未可知。
埃什诺兹1947年生于法国的奥朗日,是法国的新一代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格林威治子午线》(1979)在商业上很不受欢迎,而1984年发表的《切罗基》则获得了美第契奖,并被拍电影。他后来的作品还有《出征马来亚》(1986)、《湖》(1989)、《咱们仨》(1992)、〈高大的金发女郎》(1995)、《一年》(1997)等。1999年,埃什诺兹的小说《我走了》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当时,法国另一大文学奖费米娜奖的评委们也一致看好《我走了》,准备先于龚古尔奖在11月5日宣布结果。龚古尔奖的评委得到这一消息很是着急,便来了一个捷足先登,破例提前一星期颁奖,早早地赶在11月2日抢走了《我走了》,费米娜奖的评委太太们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只得做临时的改变。评委主席莫娜·奥祖福认为龚古尔奖提前颁奖的做法未免“有些孩子气”,她还宣布,针对龚古尔奖的这一措施,费米娜奖的评委将在2000年初聚会讨论对策。
《我走了》的确是一部好小说,它讲述一个叫费雷的男子离开家庭后的故事。费雷想当画家不成,便开了一家画廊,经销现代艺术品,但惨淡经营,事业不定,夫妻又生不和,为寻求更好的出路,费雷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妻子苏姗娜,后来受巨额利润的引诱,只身去北极大浮冰圈探险找宝。他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传奇般地得到古董艺术品。但是,当费雷回到巴黎后,却又经历了一番虽不同于在北极冒险,却仍同样千奇百怪、惊心动魄的历险。先是遭遇了抢劫、行骗,再是急得患了病住了院,妻子也同他离了婚,好不容易在海伦那里得到了爱情,最后这个女友却提出对共同生活的异议。整整一年中,在人生经历之路上转了一个大圈后,费雷的生活依然是那般漂泊、孤独。最后他身心交瘁,在离家出走一年后的除夕之夜情不自禁地回到以前的家中,但是一切都已人是物非,房子换了主人。悔恨而又无望的费雷只得无可奈何地再次上路。
《我走了》体现了让·埃什诺兹的一贯风格,情节中有历险、犯罪、逃亡、跟踪、转折、突发事件,等等。但作品以所谓侦探小说的形式作掩护,正像龚古尔奖的评委所说的那样,用“令人难以相信的简洁语言”刻画了现代法国人,主人公在事业上、性生活上、情感生活上的冒险、成功、挫折、彷徨,是当代法国人精神生活的写照。一些书评认为,小说中渲染了一种“冷的幽默”,“题材独特,文字简单”,“幽默而有游戏特点”。还有人认为,小说在语言实验上有不少创新,尤其是动词变位的独特角度和名词的发明。小说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是“我走了”,把主题扣得再紧不过。
埃什诺兹的创作大致属于新的新小说之类,就是说,特别注重叙述形式上的探索,对文字比较敏感。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在午夜出版社出版的。其实,这并不是由于午夜出版社对他的作品有特别的喜爱,也不是因为他只把书稿寄给午夜出版社,而是因为在一开始,其他出版社对他的作品不感兴趣。最初,午夜出版社给埃什诺兹的印象是严峻和严肃,高深莫测,所以,当他写出第一部小说时,他不敢往午夜出版社寄。他把手稿五份一批地寄出,给伽利马、瑟伊、弗拉玛里翁等大社,所有的出版商那里都寄转了一个圈,结果却是一封封的退稿信。末了,他的手上积攒了一大批退稿信,于是他下定决心:“事已至此,不妨给午夜出版社也寄一份吧。”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还是第三天,午夜出版社就同意出书了。而埃什诺兹更是一个知恩报恩的人,从此,他就把自己作家的命运和午夜出版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我走了》获奖之后,那些早年拒绝了埃什诺兹书稿的出版商真不知道在如何地后悔呢?
|